银川市人大常委会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紧贴人民群众美好生活对法治建设的呼声期盼,突出法治在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从细微处着手,依法履职、担当尽责,力促法治银川建设可感可触,让群众切实感受到法治温度。
以法治力量护航生态保护,让绿色成为发展底色。2020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时指出,要“努力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2021年11月,银川市人大常委会作出了设立“银川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主题宣传实践月”的决定,率先在全国以立法形式将每年6月设立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主题宣传实践月”,以法治方式为银川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奠定基础。
不仅如此,从聚力城市绿色生态安全屏障建设,作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小微公园建设和管理的决定》,到紧盯供水水源保护管理,作出《关于加强西夏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的决定》,再到聚焦水资源高效利用的集约节约发展之路,修订《银川市水资源管理条例》......这一桩桩一件件,都是银川市人大常委会为续写守“绿”换“金”的高质量发展佳话贡献法治力量的最好见证。
以法治力量助推城市建设,用品质彰显城市魅力。治国有常,利民为本。银川市人大常委会将民众需求放在城市建设首位,于2022年3月依法作出《关于实施“交通疏堵6+N”重点工程的决定》,开出了解决民众出行难问题的“药方”。2022年度,银川市实施项目46个,打通28条断头路,新建改造城乡道路,贯通东线公路,进一步完善“九横十九纵”城市路网。
为推动文明银川、平安银川建设,在西北地区率先制定了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并连续3年检查实施情况,制(修)订银川市电梯使用安全条例、银川市全民健身条例等,让“塞上江南、鱼米之乡”的美丽银川更添魅力。
以法治力量增进民生福祉,以温度标注幸福刻度。银川市人大常委会重视立法质量,坚持“小切口”立法,组织修订了银川市城市供热条例,将居民用户室内温度由不低于18℃提高到一般不得低于20℃。看似简单的修改背后,蕴藏的是对市情民情的清晰掌握,承载的是多渠道多形式的切切民意,全链条全过程的拳拳民心。
银川人大的法治温度不只有供暖的热度,还有一项贴民意、惠民生、暖民心的利民措施:修订银川市物业管理条例,回应人民群众和谐有序的安居诉求;修订银川市养犬管理条例,增强群众的安全感获得感;修订银川市停车场规划建设和车辆停放管理条例,缓解群众关切的停车难问题。银川市人大常委会以法治穿针引线,精准把脉下足“绣花功夫”,力促银川更和谐、更美丽、更宜居。
(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