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常委会工作安排,常委会组成了全域旅游调研组,于7月23日至25日,对兴庆区、西夏区和永宁县、灵武市的一些旅游景区及景点进行了调研,分别召开了部分旅行社和景区景点负责人座谈会。7月31日常委会领导又带领部分委员和人大代表对我市全域旅游工作情况进行了视察。
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左新军同志对全域旅游调研、视察提出了具体要求。在视察座谈会上,左新军同志对全域旅游工作给予了客观评价,强调准确分析旅游市场变化,要求更加注重全域旅游的整体性、系统性和一体化建设,更加注重满足游客对不同景点的旅游需求,更加注重旅游项目建设和旅游宣传,积极协调解决旅游专线、道路标识标牌等基础建设问题,要用扎实有效地工作推动全域旅游发展。
常委会副主任蔡永宁、袁科,市政府副市长张全智,常委会秘书长朱韶峰及部分常委会委员、人大代表参加了视察和座谈活动。
一、全域旅游发展情况
自2016年启动全域旅游示范市创建工作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推动下,旅游等部门着眼把银川作为一个大景区来打造,在全景覆盖、全业融合、全时体验、全民参与等方面积极工作,研究推进编制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和政策,指导首批旅游示范区创建试点工作,推动旅游项目建设,协调改善旅游交通现状,推进旅游厕所革命,拓展智慧旅游信息服务功能,培育旅游新业态,努力建设“一核两带、集聚互补、多点支撑、全域发展”空间发展格局。2018年,全市接待游客1663.59万人次,同比增长16.43%,占宁夏全区总游客量48.91%,旅游总收入150.8亿元,同比增长15.83%,对全市GDP贡献率达7.93%。
(一)全景覆盖,增加旅游产品有效供给。三年来,新增国家A级景区14家,休闲农庄农家乐10家,特色街区3家,田园综合体2家,民宿1家;新增研学旅游基地11个,列入旅游线路的葡萄酒庄7家。
(二)全业融合,补齐发展短板。完善以花灯观赏、社火表演、非遗大集等产品为主的冬季文化旅游产品体系,2017-2018年,银川市冬季旅游接待量均已实现翻倍增长。大悦城商业综合体及观光夜市、怀远路观光夜市、敬德街夜市等不仅是旅游的好去处,也是居民便利消费的休闲场所。Y1-Y8八条旅游专线开通运营,形成了贺兰山东麓旅游带、黄河金岸旅游带东西两线各主要景区的内部交通环线。
(三)全时体验,文化旅游市场初步融合。在不同季节,开展了中国银川文化创意节、互联网电影节、贺兰山-黄河文化艺术节、“银马”国际马拉松赛、冰雪彩灯艺术节等有影响力的活动。连续三年举办欢乐购物季,通过旅游护照发行,加强商务活动与文化旅游的结合。
(四)全民参与,全域旅游支撑体系正在形成。以镇北堡西部影城、天沐温泉景区的配套集聚效应为代表,旅游带动了西夏区镇北堡镇的多业态融合,让更多的人成为旅游从业者。加密完善旅游交通道路、公交及导示导识系统。一些窗口服务单位,也积极加入到了全域旅游服务当中。
二、全域旅游存在问题
银川市的全域旅游虽然取得一定发展,但是与全国先进旅游城市相比,无论是在高质量发展,还是在工作引导推进上,差距依然巨大,任重而道远。
一是全市没有出台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对全域旅游示范城市整体发展思路还没有完全理清。三区两县一市各景区景点旅游定位模糊,缺乏整体构思、整体设计;同质竞争、低水品竞争问题长期存在;在旅游改革目标任务、发展方向和内外区域结合关系、行业互促关系上,未能形成共识。
二是旅游各方面资源不能有效整合。没有根据全域旅游隶属部门多、民营企业多、营销主题分散的现状,积极开展旅游要素资源和功能定位的整合,沿山、沿河旅游互动性差、内外联动差。旅游设施没有有效开发利用,景区景点游客流量旺季时也只有设计能力20%—40%,西夏古城等景点资产效益较低。
三是产品文化特色吸引力不足。在产品建设上,不能从需求出发,文化特色挖掘不够。有的旅游景区游线过长,场景一般化设计,缺少地方文化因素,游览过程体验感差。乡村体验游深度不够,葡萄酒庄游氛围不浓。
四是旅游产品短板仍然较短。困扰银川文化旅游发展的半年闲问题、夜游问题,虽然有所尝试,但未实现根本改观。冬季旅游创意单调,产品单一,文化与旅游融合缺乏深度,有效供给不足;夜间旅游产品开发办法不多,旅游产业要素发展不同步。水洞沟、鸣翠湖等景点游客遮荫纳凉设施不能满足需要。
五是产业转型未能实现突破。政府部门和旅游企业都不同程度的存在思想僵化、小富即安的意识,严重依赖门票经济,产品体系还停留在观光层面上,游客消费的自主选择性小,体验满意度低,满足不了多样化的消费需求。
六是公共基础服务体系尚不完备。大交通滞后问题多,中远程游客进出困难,限制了旅游消费市场空间。城市与景区小交通未能得到有效改观,东线、西线旅游缺少必要的旅游专线和道路标识,旅游的便捷性、通达性较差。
三、有关工作建议
各级政府及部门需要站在调整结构、培育内需、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高度,谋划全域旅游。必须抓独特的地理自然优势,抓地方文化特色,抓有利的市场需求,努力提高驾驭全域旅游发展的能力。
(一)建立健全全域旅游发展联动工作机制。构建由政府领导挂帅、相关部门全员参与的工作领导协调机制,统一研究全域旅游重大事项。对标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示范县(区)创建标准,突出差异化、地方化特色,遵循市场规律,注重功能整合、热点打造,出台全域旅游发展实施规划。要配套出台统一的全域旅游支持政策,防止出现政策分割、政策保护,在规划布局和政策引导上建立起联动支撑体系。
(二)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建设高品质全域旅游。支持引进文化旅游业“一站式”服务平台,为地方旅游景区规划策划设计、景区运营管理、品牌战略设计、风景园林设计、建筑创意设计、旅游营销策划等提供全程解决方案。鼓励旅行社和景区企业开展招商引资,享受有关奖励政策,全力推动跨区域城市旅游协作。
(三)补齐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短板,夯实基础服务能力。转变旅游发展理念,更多运用市场的办法,解决景区“小交通”等基础设施问题。近期解决银川东线、西线游客集散中心和旅游专线、道路标识标牌、旅游旺季延长开放服务时间问题。要加快旅游地图的制作推广,在重点旅游景区,实现WIFI全覆盖。尽快建成多功能“一站式”旅游服务平台。
(四)扩大全域旅游宣传,提升城市形象。要采取鼓励措施,调动国内外各类媒体设计制作和传播全域旅游亮点、热点,在不同季节开展有质量的宣传。同时加强同国内外城市和旅游企业的开放合作,善于“蹭热点”,借力宣传。增强西夏王陵、贺兰山岩画解说、宣传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