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思想
  • 丈量街区步履不停 倾听商户心声不止

        发布日期:2025-08-27

    为全面提升街区精细化治理水平,构建商户自治与社区共治深度融合的基层治理新模式,近日,上海西路人大工委第二代表联系小组组织辖区三级人大代表,围绕民生热点与基层治理核心议题,开展2025年第二季度履职行动。代表们以脚步为笔、以倾听为墨,生动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为街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一、精准督导织密责任网,靶向施策促规范

    由辖区三级人大代表、金凤区综合执法中队队员及社区网格员共20人组成4支“三包”督导小队,对泰康街、康平路段开启“拉网式”深度走访。每踏入一家商户,代表们都细致入微地解读“门前三包”政策细则,从环境卫生维护到市容秩序管理,再到绿化设施保护,全方位引导商户树立责任意识。针对餐饮油烟排放、水果店占道经营等“老大难”问题,现场提出6条整改建议,并建立“一户一档”动态管理台账,明确整改时限与责任人,确保责任落实无死角。

    二、开门问策广纳百家言,共商共议凝共识

    在街区自治公约推广进程中,人大代表化身“沟通桥梁”,积极向商户、居民宣讲公约内容,涵盖环境卫生、经营秩序、邻里互助等民生关切领域。同时,代表们广开言路,开展“金点子”征集活动,对商户诉求“有问必应”能现场解答的问题即时回应,复杂问题详细记录、跟踪处理。活动期间,共收集优化停车管理、增设便民设施等10条优质建议,为公约完善提供有力支撑;50家商户门前挂上“我与街区有个约定”铭牌,成为共建共治的鲜活见证。

    三、示范引领树标杆,交流互鉴谋新篇

    活动特设示范商户表彰环节,人大代表为长期积极履行“门前三包”责任、主动投身街区治理的商户颁发荣誉证书与流动红旗,树立起街区治理的先锋榜样。同时召开的交流座谈会与“板凳会”,人大代表、社区网格员与商户代表围坐一堂,就共享单车乱停放、社区商圈大集运营等3项共性难题展开热烈研讨。商户代表尹利军分享的“错峰进货”经验,为平衡经营与环境治理提供新思路。此外,社区创新推出“代表+商户”结对帮扶机制,每位代表定点联系5 - 8家商户,以常态化走访服务,持续赋能街区治理。

    此次代表小组活动充分彰显人大代表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显著提升商户对“门前三包”责任与街区自治公约的认知度和参与度。上海西路人大工委第二代表联系小组组长秦娜表示:“未来,我们将持续压实‘三包’责任,探索建立商户信用评价体系,推动街区治理从‘政府主导’迈向‘多元共治’新时代。”这场行动不仅刷新了街区“颜值”,更点燃了商户参与治理的热情,为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格局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