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锈电表箱披上“文化彩衣”,破损广告牌变身“文明窗口”,荒地长出“民族团结花园”......在富宁街中寺社区,社区书记、人大代表贾丽娜最近积极链接资源,干了三件“漂亮事”。这位扎根基层12年的人大代表用“小切口”改出“大幸福”,让居民直呼:“烦心角落变心头好!”
第一变:锈铁皮穿“新衣”
5月12日清晨,晨练归来的张阿姨发现,富宁街与新华街交叉口电表箱上褪色公益广告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绘有公益内容的彩绘。在银川市兴庆区富宁街中寺社区,贾丽娜最近带着团队完成“魔法变身”——把9个贴满破损广告的电表箱,变成传播文明的“立体画廊”。
“以前这些电表箱就像贴满狗皮膏药,胶印撕不净、广告边角翘,下雨天直掉纸屑。”提起改造前的景象,附近十六小的郭老师感慨地说道。作为社区主要宣传阵地,这些电表箱长期被公益广告层层覆盖,经年累月形成顽固胶痕,传统“贴了撕、撕了贴”的整改方式显然行不通。
作为人大代表,贾丽娜积极对接银川市政府办公室,多次协商最终决定以彩绘替代张贴,施工期间,贾丽娜每天雷打不动出现在现场,发现彩绘底漆遮盖不住小广告残胶,立即组织人员用解胶剂除去多余残胶,并根据居民意见新增“文明出行”“家庭教育”等主题。家住在附近的王阿姨说道:“现在每天路过这些彩绘电表箱,心情都敞亮多了,贾书记真是把事儿办到我们心坎儿上了!"
第二变:旧广告“活”起来
中寺社区是典型的老旧小区,长期风吹日晒雨淋,小区内多处公益广告出现褪色、破损、脱落等情况,不仅影响社区美观,也削弱了公益宣传效果。贾丽娜在日常走访与前期摸排中发现这一问题后,迅速行动起来,为解决资金与资源问题入手,充分发挥人大代表联系广泛的优势,积极争取到所需物资与资金支持。
随后,她组织社区工作人员对破损公益广告进行详细统计,制定更换方案。在施工过程中,她多次到现场查看进度,协调解决遇到的问题。如今,崭新的公益广告分布在小区广场、楼道口、主干道旁,内容涵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垃圾分类、文明出行等,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传递着正能量。“新的公益广告既美观又有教育意义,小区环境一下子变好了!”居民王阿姨开心地说道。
第三变:荒芜角落绽放“团结花海”
暖阳下,位于稽查局门口50平方米的空地上新栽种的萱草花摇曳生姿,这片曾经的“城市斑秃”,在人大代表牵头、党建共建合力下,完成了一场从“民生痛点”到“幸福亮点”的蝶变。
“这块裸露空地就在辖区的主干道上,既影响市容,雨天还容易溅泥,得想办法解决!”。在随后召开的党建联席会上,贾书记将问题摆上议程,通过“资源需求清单”对接,辖区共建单位银川市政府办公室主动认领项目,实现“群众点单-代表派单-单位接单”的精准服务闭环。短短两周内银川市绿化养护中心完成土地平整,精心栽种了耐寒花卉,如今这里变身街角花园。“以前门口看着光秃秃的,客人总嫌门口灰大,现在倒成了我们店门口的‘景观位’”花园旁商户感慨道。
“人大代表办实事的标准不在事情大小,而在是否办到群众心坎上。”贾丽娜表示。从“锈铁皮”到“文化墙”,从“破旧广告”到“公益宣传”,从“裸露地”到“百花园”,中寺社区用三把“金钥匙”,打开社区治理新天地。